中国足彩网

图片
快捷导航

从理论到实践,农学院学生赴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开展实习

日期:2025-05-19 作者:温雪婷 段素梅 点击:72次

5月18日,《农业气象学》课程组教师带领2024级农学、植物保护专业学生,前往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开展农业气象实地实践学习。

观象台工作人员以室内讲解报告的形式,结合寿县地区气候特征,为同学们深入解读温度、降水、光照等气象要素对小麦、水稻两大主粮作物生长的影响机制,并详细阐述了该台在国家及地方农业气象服务中的核心职能。随后同学们参观了地面气象观测场、高空观测区、大气成分观测室等区域,近距离接触32米五层通量塔、微波辐射计、毫米波测云雷达等先进气象观测设备。工作人员细致讲解设备功能、工作原理及在气象观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,同学们认真聆听、踊跃提问,现场互动氛围热烈。

“以前只在书本上学习气象知识,这次亲眼看到这么多先进设备,太震撼了!”2024级农学专业小李同学兴奋地说,此次参观让他对气象观测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,极大助力了《农业气象学》课程学习。同样来自农学专业的小张同学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:“在观测场看到温湿度传感器、风速风向仪实时收集数据,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些数据对农作物生长预测的重要性,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强大生命力,让我对专业学习充满动力。”植物保护专业小赵同学则从专业视角出发,提及在大气成分观测室的见闻:“监测二氧化碳、臭氧浓度的仪器,让我明白气候变化与病虫害发生发展紧密相连。这次实习重塑了我对农业生产系统性的认知,也启发我思考如何将气象知识融入植物保护工作。”

通过课程实习,不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气象观测实操技能,更拓宽了专业视野。同学们深切体会到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关键影响,进一步明确了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。

作为始建于1955年的气象业务观测站,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是国家气象局首批野外科学试验基地,具备长期稳定的综合气象观测能力。在2012年全国地面观测业务调整中,成为全国仅有的8个保留人工与器测观测任务的台站之一,在保障农田生态健康、服务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、助力气象防灾减灾等领域成果斐然。2024年6月,该观测台正式挂牌成为我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。(特约通讯员:汪道兵 摄影:段素梅 审核:李文阳 崔广荣)